首页>手机资讯

iuni N1同样也借苹果东风上市配置较高

2016-1-21 12:47 TOP数码 小白杨

在此前经过一轮关于手机材质——玻璃、金属or塑料的投票之后,iuni N1新品手机最终问世,手机材质的问题也尘埃落定。情理之中,iuni N1倾听了用户意见,选择了投票中超过半数用户支持的玻璃材质;意料之外的是,iuni N1选择了“1+1”的双面玻璃,搭载了2.5D弧度屏幕,让手机在耐磨、硬度和质感上更上一层楼,达到1+1>2的效果。

在配置方面,该机使用了一块5英寸视网膜屏幕(使用了2.5D双面第四代康宁大猩猩玻璃),搭载8核处理器,内置2GB运行内存和16GB本地存储空间(支持最大128GB扩展),采用前置800万+后置1300万像素摄像头组合,配有2400mAh容量电池,支持双卡双待双4G,预装基于安卓5.1的iuni OS系统。

目前,在手机材质上,塑料、金属与玻璃可谓三足鼎立,由于不同用户对手机外观颜值的不同需求与手机厂商的综合考究,使得三种手机材质各有市场,除了工艺较成熟的塑料、更具商业气息的金属,双面玻璃材质也因其细腻的手感和极高的颜值成为手机厂商眼中的香饽饽。在iPhone4之前,苹果手机外壳一直选择的是金属材质,但iPhone4的出现,双面玻璃加金属中框的设计,让苹果的地位从此一跃直上,成为手机设计行业的时尚风向标。

iuni N1同样也借上了苹果东风,采用双面玻璃+金属的设计,iuni为何做出如此选择,再造了一款颇似苹果的“小苹果”呢?这不得不从手机材质三分天下的大观和双面玻璃材质的优势说起。

iuni N1手机

图1:iuni N1,采用双玻璃2.5D弧度屏

淘汰:双玻璃直接PK掉塑料材质

目前,塑料材质是手机中最常见的材质,因为制造工艺成熟,成本也最低。尽管前有三星将塑料材质的手机做到极致,但这依旧无法阻止塑料带给人的廉价感,在一条已经被前人踏烂的路上,塑料材质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手机“颜值”的更高追求了。

所以从这一点上,双玻璃材质从“眼缘”上就能让手机用户眼前一亮,直接PK掉塑料材质哑光的平淡,在光线之下,更能给人晶莹剔透的美感,而玻璃背面的设计会使手机触感更细腻,这也是追求质感的iuni N1选择双面玻璃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

iuni N1手机

图2:为了好质感,iuni N1宣布:就不用塑料

破阵:双玻璃beat金属伪质感?

相比塑料材质,金属材质外观上具有很浓烈的典雅气息,更显bigger,但金属材质往往工艺不成熟、良品率低,由此导致试错成本大部分转移至手机价格上,这已经成为掣肘金属手机价格居高不下的老大难问题。而且金属材质的外观是在抛光、打磨、电镀之后的伪质感,这个问题,问问诸多老用户在手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外壳颜色脱落、掉漆的“真相”就知道了。

相反,双面玻璃没有金属那样难以“调教”,也不会像金属那样要经过多层“武装”才能被用户看上眼,玻璃材质在工艺处理、上色、成型上要比金属成熟很多。

另外,双面玻璃PK掉金属的最大杀器就是:信号。由于金属材质会对手机无线电信号产生明显影响,所以为了提高通话信号质量,金属材质的手机必须要采用外置天线,即塑料+金属+塑料的三段式结构;而双玻璃材质本身不会对无线电信号产生影响,可以使用内置天线,这一方面保证手机信号不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双面玻璃+金属中框会让手机呈现一体化的设计效果。

比肩金刚:iuni N1“大猩猩”双玻璃成最后杀手锏

除了外观精致、工艺简单、兼具美感和质感,双玻璃材质还在普通手机玻璃材质易碎、容易成为“指纹收集器”的困惑中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尤其是iuni N1采用的康宁大猩猩第四代玻璃屏,更是兼具耐磨抗压、硬度高的特点,堪称手机双面玻璃屏中的“金刚”。

iuni N1手机

图3:iuni N1用康宁大猩猩双面玻璃给用户质感

此外,为了增加手机双面玻璃屏的硬度,iuni N1还采用了2.5D弧度玻璃、双玻璃+金属中框来辅助加固屏幕的抗摔抗碎能力,为众多U友提供坚硬的不像玻璃的手机材质体验。

目前,多家厂商都开始推出双玻璃+金属中框的手机新品,如索尼Xperia Z系列,三星S6 Edge、Note5等。由此看来,2015年或许会是双玻璃手机爆发的一年,在此之际,iuni N1应时而动,采用康宁大猩猩第四代双面玻璃材质,应该说是提前嗅到了手机设计领域的新鲜元素。

有价值(0) 无价值(0)
相关文章

这做工真的很超值 IUNI N1京东商城开售

09-16 17:09

IUNI N1一路降价!千元手机也能外观精致

12-29 10:44

IUNI手机倒闭了吗?IUNI N1清仓价699元

07-13 15:21

雷磁DDB-305A便携式电导率仪 水质检测仪器

05-02 13:42

重量不足1Kg!技嘉GB-EKi3A-7100迷你电脑上市

04-22 11:09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