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OSMO Pocket体验:发热、续航、画质和变焦,优缺点简评
这是我真正拥有的第一个云台,大疆OSMO Pocket,以下简称OP,具体参数大家看商品页面就行了,本文主要谈及使用感受,包括:续航时间、电池充电、发热问题、画质、变焦等。
原价2499元送128G存储卡,包装很简单。
触摸屏出厂膜▼背面一大块磨砂材质,增加握持时的摩擦力。相机背面,还有散热鳍片。
三轴云台,防抖性能还不错。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种拍摄模式,在此之前必须先说明几个概念:
首先通俗而不准确的定义一下“消抖”:想象一个场景,你正在用手机拍视频,一阵冷风吹过,你后背一凉打了个哆嗦,全身一抖。然后你回看你刚才录的视频,发现在你哆嗦的时候,视频画面微微一抖,几乎看不出来,远没有你当时抖的那么严重,这就是消抖的作用。
再通俗而不准确的定义一下“跟随”:在这里说“XX轴跟随”就是说你可以想象在这个方向上像个棍子指哪是哪,非常跟手(跟随你的手)。“XX轴不跟随”,就是说这个轴不像个棍子,是个活动的轴,你往东他往西,你俩负负得正它还在原地(相对于被摄物体),不跟随你的手。这就是跟随的含义。
一个大前提:云台在所有模式下都始终具有“消抖”的能力。
1.云台跟随模式:我能帮你保持镜头水平,其他的方向你就把我当个棍子。
2.云台锁定模式:我不止帮你保持镜头水平,我还会始终目视前方,其他方向你就把我当个棍子。
3.FPV模式:First Person View,我就是棍子。
此外,还有第4种模式,就是通过双击目标实现智能跟随模式,跟随的目标可以是人脸也可以是物体。
4. 智能跟随模式:我会尽可能的帮你盯好Ta!
此外,云台的跟随动作都有快慢两种速度(高品质录像时快速跟随不能使用)。
再介绍一下几个拍摄模式:
STORY模式:直连手机独享功能,内含几个Vlog模板,可以按照向导操作拍出类似抖音小视频的小短片,镜头变换,片段连接,背景音乐都已经预设好,操作傻瓜。
全景模式:9张模式:摄像头上下左右运动,自动按9宫格方向拍照9张,拼成一张大广角照片。180°模式可以水平拍4张照片拼成一个长长的照片。
拍照/摄像/慢动作都可以理解为和手机类似。
运动延时:按指定时间间隔拍照,然后连接起来,起加速运动的效果,还可以指定四个点的轨迹,摄像头在每个点间隔拍照,然后把所有照片连接起来组成视频。这个模式对拍摄过程中的稳定性要求很高。
实施美颜:英文APP里叫做EasySave,其实是直接将视频流传给手机,在App种处理美颜,在手机中存储。(其他模式都是存在OP的存储卡里)
这几种拍摄模式和4种云台的工作模式结合起来,就会组合出很多很多种用法。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存储格式的设置,分辨率的设置,刷新率的设置等等等等,越说越复杂,想要得到最全面和最准确的用法介绍,可以在DJI网站下载《Osmo Pocket 用户手册 v1.0》。
那么,回到操作体验上来,和单机操作相比,直连手机用APP操作,有什么优缺点呢:
优点:
手机屏幕大,各种操作和设置在手机上操作更方面;
手机上有虚拟摇杆,操控云台大大的方便。单机上只有触摸屏上的虚拟单向拨轮(调整仰角);
手机直连独享Story模式,配合模板可以快速出片。还有拍摄辅助线啊,实施美颜模式啊等等小功能;
手机直连,插入插头后自动启动DJI Mimo APP,比较方便。
缺点:
束缚,必须两手双持,两只手分别扶住手机和OP,两个东西都不轻,插头也没有额外的加固连接,摔了哪个你都心疼;
无语,连接安卓手机时,会以5V/0.5A的功率反向充电,目前最新的固件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iPhone没有这个问题。DJI OSMO Pocket 纯纯的开箱 - 拍的到比拍得好更重要。
总结
对于和我一样的云台小白,需要花一点点时间学习一下。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云台的几个工作模式之间的不同,避免大材小用成一个消抖手机。
贵,搭配配件更贵,服务也贵。不过这个问题可以用钱解决。
发热,小身材必然大发热,手感大概最热时可以达到40°-45°,特别是高清拍摄时。冬天使用应该可以不戴手套。
续航短,官方称续航140分钟,除非使用效率高,否则需要随时充电宝续命,好在是Type-C 5V/2A快充,官方宣传73分钟充满。按以往经验,旅行时一天的有效素材2小时是足够的,毕竟旅行的重点不是靠设备记录画面,而是靠眼睛和心去感受。
如果使用无线模块,请一定一定搭配iPhone使用,否则是自找别扭。
这明显是一个开发并不完善的产品,特别是搭配Android系统。这个锅属于Android也属于DJI,谁也甩不掉。
硬件上无线模块明明可以合并至主机却选择作为外挂配件,我想除了商业利益上的考量,部分原因是DJI将这个产品定位为一个更加纯粹的,可以独立运行的Pocket级别的云台摄像装备,在拍摄那一刻,任何连接行为都是多余的...我编不下去了,我觉得主要就是为了多赚钱。
猜测OP在DJI内部的定位有2种可能,1.销售不佳,坐冷板凳,升级和维护团队资源也很少,因此产出也不多。2.正在谋划2代产品,至于1代的问题?又不是不能用。
对于拍摄的及时性,我认为只要带在身边就可以和手机打平,没带身上那就没的说了。因此可以这样描述:对于出现的意外瞬间,你掏什么都来不及;对于有预谋的静态拍摄,手机和OP都可以;对于有预谋的动态拍摄,OP胜于手机。
这明显是一个toC的产品而不是toB的产品,很多人拿它和OSMO Mobile 2进行比较是合理的也是不合理的,无论从价格还是功能,OM2都是完胜的,但OP的体积是OM2的大概1/10,可以独立拍摄,可以轻松放到兜里,掏出来就能拍,OP就以此取胜。
对于重要的瞬间,拍的到远比拍得好重要,如果你接下来有重要的瞬间是动态的,想要用云台拍的好一点,而且这个“好一点”对你来说值2.5k RMB的话,那么推荐入手。否则不推荐,可以继续持币观望下一代或其他产品。